融媒时评|全民反诈走“新”更要走“心”
2024-08-15 17:12:33          来源:中方县委网信办 | 编辑:谢姝妍 | 作者:彩虹          浏览量:1095

在当今互联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其诈骗手段日新月异,令人防不胜防。近期,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联合启动了“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各地、各部门也积极开展活动,旨在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共同构建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全民反诈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在这场反诈的持久战中,走“新”的手段固然重要,但走“心”才是关键所在。

走“新”,是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方法来宣传打击网络诈骗犯罪。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安装反诈APP,精准识别诈骗电话、短信和网络链接,及时向潜在受害者发出预警或者拦截诈骗电话、短信;通过微信、QQ社交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短视频等新兴媒制作生动有趣、易于传播反诈知识宣传动画、图片、音频等,提高全民的反诈意识。这些创新举措无疑为反诈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走“新”若不走“心”,便可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人们的内心难以筑起反诈防骗的高墙走“心”意味着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出发,深入了解他们的痛点和困惑,用真情实感去打动他们,用身边案例去警醒他们,让反诈防骗意识深入人心。走“心”的反诈工作,不是简单地罗列案例和数据,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一个个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反诈宣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有共鸣切实感受到诈骗带来的切肤之痛,从而主动筑起防范的心理防线。

走“心”还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上。老年人、青少年、农民工等往往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老年人由于对新兴诈骗手段缺乏了解,防范意识相对较弱;青少年涉世未深,在网络世界中容易轻信他人;农民工群体因获取信息渠道有限,对复杂的诈骗套路难以辨别。反诈工作要针对这些群体的特点,采取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点,采取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确保他们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此外,走“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执法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诈骗犯罪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通信运营商应加强对电话号码和网络的管理,封堵诈骗渠道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技术研发和信息安全保护学校要将反诈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如何识别和防范诈骗。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走“心”地开展反诈行动,才能有效地遏制诈骗犯罪的蔓延。

全民反诈,走“新”是手段,走“心”是根本。只有将走“新”走“心”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构建起坚固的反诈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责编:谢姝妍

来源:中方县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