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为何青睐中医?你还知道哪些传统疗法?
2024-08-23 09:12:53          来源:湖南日报 | 编辑:李爱华 |          浏览量:334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胡知灵 杨正强

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在激烈比赛背后,运动员们常常面临着运动损伤的风险,如何快速恢复运动员体能,预防及治疗运动损伤一直都是大家关心关注的话题。

运动员为何青睐中医?

为什么在国际体育竞技的舞台上,这么多运动员都对中医“情有独钟”呢?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四科(中西医结合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肖洁表示,运动员们平日里高强度的训练难免留下肌肉、关节等的酸痛不适,中医理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运动伤害的严峻挑战,中医强调全面考量伤情特点、个体体质及中医辨证的结果,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再选择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药浴等具体疗法,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正因为中医对于运动损伤这类慢性疼痛有着良好的疗效,还能深入到运动员心理调节的层面,成为运动员们赛前赛后恢复的重要手段,因此受到了运动员的青睐。

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拔火罐来说,拔罐疗法古称“角法”,又称“火罐气”或“吸筒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帛书《五十二病方》,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有用“针角”治病的记载。经历代医家的改进和发展,现今演变成治病、防病与养生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拔罐利用热力在罐内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从而达到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及调节脏腑等多重功效。对于运动员日常高强度训练后遗留的肌肉、关节酸痛等慢性疼痛问题,拔罐疗法展现出了卓越的疗效,主要有以下作用:

1、康复和伤病预防。可以帮助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减轻疼痛,加速康复过程,同时也有助于预防伤病。

2、缓解肌肉酸痛。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酸痛感,帮助运动员更快地恢复训练状态。

3、促进放松和焦虑减轻。可以帮助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焦虑和紧张感,提高心理健康。

4、增加灵活性。可以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弹性,对于某些运动项目中需要较大灵活性的运动员尤为重要。

5、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促进淋巴循环,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拔罐的好处虽有很多,但使用时也需谨慎,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合理安排恢复时间,避免在比赛或关键训练前进行。”该科医师彭舟说。

此外,拔火罐时需根据病情轻重、虚实程度和体质年龄,若病情较轻、病位尚浅、免疫力低下、年龄大者,需控制拔罐力度和留罐时间,时间不能太长,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攻伐过度;拔罐之后,要注意保暖,避风寒,不能受凉;拔罐后3小时内不宜洗澡沾水,因为拔罐后毛孔玄府开放,风寒之邪易入侵。

除了拔火罐,还有哪些传统疗法也适合运动员?

1、针刺疗法。对于疼痛性疾病,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对于急性肌肉拉伤或扭伤,即时针灸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防止肿胀加剧;而对于慢性劳损性疾病,针灸则能显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艾灸疗法。燃烧艾条时可产生稳定、均匀的光热物理刺激,常用于消除炎症、减轻疲劳和提高运动表现。

3、推拿疗法。推拿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群,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进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与活动度。无论是运动前的预热还是运动后的恢复,推拿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慢性劳损性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等,推拿疗法亦能显著改善症状。

4、敷贴疗法。急性损伤如扭伤、拉伤后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敷贴可迅速缓解症状;而对于慢性劳损性疾病如膝关节炎、跟腱炎等,敷贴则能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

5、中药使用。在损伤的早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包括红花、丹参。中期活血通络,促进修复,接骨续筋,如当归。后期修复基本完成了,但是整个组织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这时候我们就要进行补益气血,强筋壮骨,如黄芪、人参等补益药。

6、刮痧疗法。它能够有效疏通经络、散寒除湿并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胳膊酸痛等不适症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刮痧疗法时应选择适当的力度和手法以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或加重不适症状的发生。

“尽管中医防护方法在运动伤害治疗中展现出了显著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严格遵循辨证施治原则,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肖洁提醒,尤其要注重早期干预与综合治疗相结合的策略以加速恢复进程,此外还应避免过度治疗以免加重损伤组织负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责编:李爱华

来源:湖南日报

时政
新思想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