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评|以“三合”提升“三度”,数字化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4-09-06 08:26:02          来源:中方县委网信办 | 编辑:杨丽群 | 作者:杨易涣          浏览量:663

师夷长技以制夷,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发展的先有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建设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重要的发展手段,数字化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变革,影响日常的衣食住行,跟上数字化建设的脚步,把握住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好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坚持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相结合,提升数字化建设“精度”。近年来,中国主动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浪潮,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以数字化推动新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造出不少新的可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要操其要于上,而分其祥于下。全局上下一盘局,制定行之有效的布局规划,辅以政策支持,横向分布,纵深贯通,形成全面立体的数字化建设体系,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在政策推动数字化进程的基础上,激发数字化建设内生动力,形成政策引导、经济推动、文化助力的良好态势。降低发展中的错误率,设立容错纠错机制,保障数字化发展承载性和可能性,以高精度的数字化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人才培育和科技发展相契合,提升数字化建设“效度”。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做好数字化人才的育、管、引、留、用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分两步走,自主培育和外部引流,丰富数字化人才库,同时在加强数字化人才的管理和信息安全基础上,让专业的人做好专业的事,推动数字化进行。科技是发展的首要资本,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技术的关键,数字化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信息安全为底线,在社会治理、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立体化数字模型,加快技术融合和软硬件升级,把握关键技术,守牢安全底线,重拳出击,形成高质效技术团队,突破技术难点,精准高效的推动数字化建设。

坚持平台搭建和市场引导相融合,提升数字化建设“准度”。从舌尖到指尖,从田间到车间,数字化建设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但单纯的科技发展是难以维持的,只有科技服务文化,文化创造经济,经济支持科技,形成良性循环,数字化建设才能从内而外的焕发活力。要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横向收集形成原数据,搭建服务型平台,糅合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让数字不只是数字,是联通生产生活的手段,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利器。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化建设,庞大的数字信息,从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治理到生产生活,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数字化建设体系,打破数字壁垒,打通数字孤岛,用数字化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