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1月6日讯 在中方县新建镇康龙村,有一位名叫蒲玉前的护林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责任。自2020年担任护林员以来,蒲玉前每天坚守在巡山的路上,不仅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水,还默默地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蒲玉前,1968年出生,是中方县新建镇康龙村的护林员。每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蜿蜒的山路时,蒲玉前便开始清点他的巡山“装备”,随后告别妻子,踏上日复一日地守护之旅。随着康龙自然保护区游客的数量逐年攀升,他敏锐地意识到游客垃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于是,他每天坚持携带一袋一夹子,独自一人在巡山的过程中清理游客丢弃的垃圾。这一习惯,他已默默坚持了四年,每年清理的垃圾总量超过八吨。
除了日常的垃圾清理工作,蒲玉前还是康龙村名副其实的“守护者”,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今年6月,他接到村组组长的电话,得知有游客从悬崖上摔下受伤无法行走。蒲玉前迅速与十几位干部群众组成救援队伍前往事发地点,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将受伤游客成功抬下山并送往医院救治。这样的营救行动,对于蒲玉前来说并非个例,他还曾花费两天两夜的时间成功搜寻到一位在山中捡板栗迷路的老人。据蒲玉前介绍,他每年都会遇到2到3次类似的紧急情况。
为了减少游客迷路遇险这类事件的发生,蒲玉前巧妙利用镇里发放的红色防火飘带,沿着山中的小道一路进行绑扎,每隔几米就绑一条,为游客指引方向。
“这是镇里给我们发的防火条,这个条子既能起到防火宣传的作用,又能充当游客的指路条。”蒲玉前握着树上的防火条向记者介绍道,“镇里给我们发了三千多条,我沿着小路绑下来,游客跟着它走就不会迷路。”
即使迷路,救援人员也能根据红飘带的标识确定救援方向。这样的红色飘带,蒲玉前已在山中绑了三千余条,为游客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比如去年一个游客在山上迷路了,他找到一个信号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就问他有没有看到红色的条幅,他说看到了,我们就让他在那里等,我们直接过去,很快就找到他了。”新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秦忠发说道。
在巡山之余,蒲玉前还积极投身于森林防火宣传。他时常敲锣打鼓,走街串巷,以吆喝的方式向村民们传递森林防火知识,着重强调火灾的巨大危害性和预防的重要性。
“针对高峰火险天气,每年的防火期,我们会在护林群里下发通知,当蒲玉前同志收到通知后,会针对防火工作进行敲锣防火宣传,针对一些老人或者没有手机的人群进行上门宣传,逐户到位,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秦忠发说道。
通过蒲玉前的宣传,村民们深刻认识到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将防火意识牢牢筑于心间,共同守护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家园。
“蒲玉前啊,他平时工作十分认真嘞,平时隔两三天就敲锣打鼓告诉我们森林防火十分重要,他工作上都比较负责,大家都认可他。他每天宣传森林防火,我们肯定也要尊重他的工作,他做得非常到位,我们的防火工作肯定也要做好,不要乱烧火和乱烧田坎。”康龙村1组村民杨香梅提到蒲玉前的工作连连称赞道。
岁月流转,蒲玉前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初心从未改变。他深知,护林员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却意义非凡。他以山林为伴,以守护为责,用双脚丈量着林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双手呵护每一片绿叶,用自己的坚守与奉献,让康龙村的青山绿水永远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