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3日(记者 龙子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今天,我们迎来今年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二十四节气开启新的轮回。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秦汉以前,礼俗所重的不是农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重大的庆典,如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迎春报春等,均安排在立春前后举行。
在民间,百姓迎春要大放炮仗,所谓“爆竹送寒归旧岁,春风吹暖入新年”。一家炮起,百户声随,此起彼伏的颇具声势,亦分外热闹。
在朝廷,天子要提前沐浴斋戒,于立春,亲率群臣去东郊迎春,以祈求国安民顺,五谷丰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此描述立春节气:“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意思说,天地阴阳之气的继往开来由立春开始,春木之气,也就是消融冰冻、催生万物的阳气。
时至立春,我国北回归线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古代将这种现象称为立春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之际,民间盛行各种各样的习俗,这些习俗共同构成了立春节气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美好愿景和祈愿。
一、咬春
立春这天,人们会吃特定的食物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这被称为“咬春”。常见的食物包括:萝卜、春饼、春卷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前行!
二、打春
牛鞭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三、迎春
迎春是立春节气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
春,是温暖,是希望。因为经历了冬的凛冽,我们越发期盼春暖时分,希望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愿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责编:袁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