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4月29日讯(通讯员:张赫男 熊添)4月28日,走进中方县铜湾镇丁家村统潭溪组,50余亩连片玉竹基地内,一株株翠绿挺拔的玉竹苗随风摇曳,叶脉间透着勃勃生机。作为村集体经济重点打造的中药材产业项目,该基地通过“体系化培育+订单化销售”模式,不仅为来年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更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000元,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科学管护:村干部“蹲田头”护好“金苗子”
在玉竹基地里,村干部杨三喜正与技术员查看玉竹根茎生长情况。他俯身拨开泥土,露出半截拇指粗的玉竹块茎,脸上露出笑意:“今年雨水足、光照好,加上我们严格按技术标准管理,这批玉竹长势比去年更旺,预计亩产可达7000斤以上!”为确保玉竹品质,丁家村建立“村干部+技术员+农户”三级管护体系。村干部全程参与技术培训,定期邀请湖南省农科院技术专家到田间指导,从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到施肥配比,均实行“标准化作业”。“我们每半年就要采集玉竹样本送检,根据检测结果精准施肥,确保玉竹药效成分达标。”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盛忠说。
订单先行:医药公司“兜底”销路稳
玉竹基地的丰收底气,不仅源于田间管理,更源于“未产先销”的产业布局。在基地谋篇布局之初,中方县检察院、中方县森林公安局充分发挥后盾单位帮扶力量,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帮助村里全面梳理适用政策,加强多方沟通联系,推动该基地与湖南某医药公司达成收购协议。在此期间,企业多次派驻技术员进村进行技术指导,并为基地提供了种苗、肥料等农资支持。“医药公司对玉竹的块茎直径、皂苷含量都有严格要求,我们按企业标准种植,根本不愁卖。”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盛忠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场价计算,基地明年产值有望突破120万元,扣除成本后,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10余万元。
联农带农:40名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玉竹基地的蓬勃发展,让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双收益。村民杨圣义是基地的长期雇工,负责除草、施肥,日薪可达100元。“过去种水稻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上班,一年还能多挣大几千元!”他边说边熟练地给玉竹苗培土。目前,基地已带动4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其中脱贫户占70%。望着满目葱茏的玉竹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盛忠透露了更长远的规划:“我们计划今年扩建基地至80亩。同时,依托统潭溪组的山水资源,打造‘玉竹观光长廊’,让游客既能赏药景、闻药香,又能品尝玉竹炖土鸡、玉竹茶等特色美食,真正做好农旅融合大文章。”
从村干部田间地头的汗滴,到村民增收账本上的数字;从玉竹苗破土而出的嫩绿,到产业融合发展的蓝图,丁家村正以“一粒种子”撬动乡村振兴“满盘棋”。当科技管护与市场订单双轮驱动,当传统农耕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正焕发出“中药材+”的无限生机。
责编:舒千羽
一审:舒千羽
二审:蒲书琴
三审:钦佩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