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健康防护温馨提示——致全体考生及家长
2025-06-04 08:59:24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袁敏 | 作者:安芋静          浏览量:3743

2025年高考临近(6月7日-10日),人员流动与聚集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上升。为确保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现发布健康防护提示如下:  

一、重点传染病防护 

呼吸道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1.防护措施:  

考前减少聚集,乘坐公交车或进入考场前请科学佩戴口罩;

勤洗手、多通风(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老年陪考家属建议接种疫苗,降低家庭传播风险。  

2.症状处置: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立即就医,考试中突发不适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虫媒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全球波及范围最广的虫媒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流行。在我国,登革热尚未形成稳定的地方性流行,以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为主要特征,疫情规模受全球登革热疫情影响。

防护措施:防蚊防蜱  

野外活动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或驱蚊酯的驱蚊剂;  

避免在草地、树林长时间坐卧,防止蜱虫叮咬;  

赴登革热流行地区(如东南亚)旅行,选择有空调或纱窗的酒店。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人体通过摄入食品中致病因素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随着气温升高及进食生冷食物的机率增加,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源性疾病风险也相应增加。我国以微生物所致食源性疾病最为多见,野生蘑菇、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时有发生。

防护措施: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不采食野生蘑菇、野果,不吃生冷或未煮透食物;  

3.外出就餐选择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提倡分餐制和使用公筷。  

二、饮食与作息管理  

安全饮食原则

1.家庭烹饪:生熟分开,食材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避免隔夜菜。  

2.营养搭配:  

每日保证优质蛋白(鸡蛋1个、鱼/肉120-200克)、深色蔬菜300克、水果200-350克。  

足量饮水(1500-1700ml/天),少喝冷饮及咖啡。  

规律作息与防暑

1.规律作息:保障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午间可小憩30分钟。  

2.防暑:赴考时戴遮阳帽、携带防暑药物(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液),考场注意通风。  

三、心理调适与应急支持

缓解考前焦虑

1.考生:  

接纳适度焦虑,用“四角呼吸法.docx”可快速平复紧张情绪;  

通过“身心锚定法.docx”(如打响指)唤醒自信状态。  

2.家长:  

避免施压话语(如“别人都在刷题”),多表达支持:“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爱你”。  

常见病症应急处理

1.腹泻口服补液盐防脱水,频繁水样便伴发热需就医。                      

2.痛经热敷腹部,医生指导下用止痛药;严重者提前咨询推迟经期方案。      

3.中暑转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饮料,重度者立即送医。

四、考试当日关键提醒  

物品准备

身份证、准考证、口罩、免洗消毒湿巾、防暑药品、饮用水。  

考场规则

1.低风险地区考生进入考场就坐后可不戴口罩;备用隔离考场考生全程佩戴。  

2.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立即举手报告监考老师。  

风雨十载磨一剑,今朝健步跃龙门!请考生与家长共同落实防护措施,以健康体魄、从容心态迎接高考。预祝全体学子金榜题名! 

责编:袁敏

一审:袁敏

二审:谭莹莹

三审:蒲长征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