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8月21日讯(记者:肖文晋 王子豪)“一走进这里,小时候看葫芦娃小人书、追着单车买冰棒的画面一下子就回来了!”8月20日,来自怀化市会同县的游客张珊带着家人打卡中方县荆坪古村,荆坪新业态供销小院内陈列的老物件,让她沉浸式重温了80年代的生活时光。如今,这个以“唤醒供销记忆”为核心的特色空间,不仅成为村民怀旧的“精神角落”,更吸引着大批亲子家庭前来打卡,在老物件里读懂岁月故事。
荆坪新业态供销小院依托县供销社打造,核心亮点在于精心还原了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步入小院,仿佛穿越时空:墙角摆放着外壳泛黄的黑白电视机,玻璃柜里整齐陈列着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缸、铁皮饼干盒,书架上摞满《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经典小人书,角落还复刻了当年“单车冰棒桶”的场景——二八自行车后座绑着保温桶,桶里“藏”着童年最期待的清凉滋味。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针头线脑,均是供销社系统征集或村民捐赠的“时代见证者”,完整勾勒出一代人的生活写照。
来的游客里,70后、80后看到这些东西最激动,常常站在老物件前跟孩子讲自己的童年。供销小院主理人罗杰介绍,“他们喜欢带着小孩子来看看他们父辈小时候用过什么,穿过什么,吃过什么,小孩子也能了解那时候他们父辈的不容易,那个年代的不容易。”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家庭专程前来,家长们指着老式缝纫机告诉孩子“这是奶奶当年做衣服的工具”,拿着粮票讲解“以前买粮食要凭票供应”,孩子们则好奇地摸着老电话机、旧算盘,追问“这个怎么用”“那时候真的没有手机吗”。老物件成为“活教材”,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到父辈成长的年代背景,也读懂了过去生活的不易。
“带孩子来不仅是玩,更想让他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是一步步奋斗来的。”市民张云是80后,第一次带儿子来就被小院的氛围打动,“看到我小时候用过的铅笔盒、看过的小人书,孩子追着我问了一下午,这种‘沉浸式教育’比讲道理更有用。”而对于60后、70后游客来说,小院更是“乡愁容器”,不少人专程来寻找当年在供销社购物的记忆,“以前买块糖、扯块布都要去供销社,看到这些老物件,就想起小时候攥着钱跟在大人身后的样子。”
据了解,荆坪新业态供销小院在保留“怀旧场景”的同时,也延续了供销系统便民服务的核心功能,既让老记忆“活”起来,也让新服务“暖”下去。让更多人在触摸时光痕迹的同时,感受乡村发展的变迁,让这份承载着乡愁与记忆的空间,成为荆坪古村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谌澄锋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