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9月2日讯(记者:杨森)眼下正是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期,中方县花桥镇洞竹山村的制种基地里,处处是繁忙的劳作身影。9月1日正午,烈日高悬,空气里满是沁人心脾的稻花香。“赶花人” 两人一组默契搭档,分握一根长长的绳索站立田块两端。随着手臂轻挥,绳索贴着刚吐蕊的稻穗缓缓划过,一片片稻穗被温柔掀起,金色的浪涛顺着绳索移动的方向层层推进,父本稻花的花粉在这一掀一扬间簌簌飘落,均匀地洒向母本稻花。这看似简单重复的动作,正是保障杂交水稻授粉率、筑牢稳产丰产的关键一环。
“今年水稻长势相当不错,你看这父本多壮实!父本越强势,授粉率就越高,结实率自然也好,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洞竹山村村干部张小林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言语间充满喜悦。
据了解,洞竹山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自2023年启动建设以来,已稳步发展到110亩规模,年总产值稳定在30余万元。制种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 “家门口就业” 的便利岗位,更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重要引擎。
“现在每天都有20到30个村民在基地务工,有的负责赶花,有的忙着去杂和田间管护,一年下来务工费就得18万元左右。按目前长势估算,今年每亩收入能达到2800元左右。”张小林介绍道。从单个村庄到整片区域,花桥镇的制种产业正不断扩容。目前,全镇制种水稻面积已达 380 余亩,覆盖火马塘村、花桥村、千丘田村、洞竹山村、三冲口村5个行政村,预计亩产可达400斤。
近年来,中方县以农业产业 “12345” 工程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水果、中药材、制种三大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并将杂交水稻制种作为特色产业精心培育,全力推进国家级种业大县建设,积极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已落实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0330亩,预计全年可圆满完成15000亩的制种任务,让 “一粒种子” 的力量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谌澄锋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