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6月2日讯 连日来,中方镇发动全镇党员干部“组团”走入田间地头,帮助缺乏劳力的村民春耕,切实治抛荒、助生产、解难题,将党史学习教育和防治耕地抛荒工作相结合,将学史力行的“流动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以实际行动激活“红细胞”,架起“连心桥”,让一面面党旗在春耕田间迎风招展。
6月1日,在中方镇站坪村村民潘圣贵的水田里,中方镇党建办的党员经过4个多小时的劳作,让潘圣贵老人的2亩多水田全部披上了“绿装”。看到一行行秧苗和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潘圣贵感慨万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好干部帮我插秧,帮了我的大忙。”
据了解,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中方镇坚持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抓实抓好春耕生产,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让粮食生产“起步一公里”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