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9月10日讯 在中方县第一中学,经常能看到一位拄着拐杖的教师穿梭在校园、走廊和课堂,为学生们讲解课文、答疑解惑,她只要一走上讲台,拿起书本,就忘记了身上的疼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她就是中方县第一中学的高级教师蒲桂荷。
中方县第一中学工会主席杨杰介绍,两年前蒲桂荷老师因为意外摔伤骨折,做手术后还没有出院,她因为牵挂着高三的学生,就坐着轮椅来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当时,学生们用轮椅推着蒲老师的场景成为学校一道靓丽风景,让全校老师和学生都很受感动。
蒲桂荷老师自1987年参加工作,已经从事教育事业35个年头,从教35年来,她始终坚持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数十年如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诠释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即使摔伤骨折,她在身体未痊愈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用责任和爱心陪伴学生的成长。
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喜爱,促使蒲桂荷倾注毕生的心血来浇灌课堂,培育学生。她说,当年老师的帮助和培养,让自己从小就立下了誓为人师的诺言。选择这个职业是缘于我儿时的梦想,小时候家里很穷,多次面临辍学,是我的老师多次到家里去做我爸妈的工作,才使得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梦,很小我就暗暗下了个决心,心想着以后,我要用知识去改变孩子的命运。
从业35年来,蒲桂荷始终坚持不断学习,为了夯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新考标、参与各种线上线下学习、积极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紧跟国家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业务水平日益精进。她上的公开课,多次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
"蒲老师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教学能力也很突出,她工作非常敬业,很受学生喜欢,很多学生主动要到他班上去。"谈起蒲桂荷老师,学校的工会主席杨杰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在教学工作中,蒲桂荷经常和同学谈心,用父母般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老师般的爱去激发学生的潜能。面对班上参差不齐的学生,她总是挤出时间指导优秀学生,提携后进生。她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熊婉儿是高三352班的学生,蒲桂荷一直担任他们班的历史老师,她说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以点带面的联络讲解让自己学习起来轻松以很多,跟老师学习一个内容,可以拓展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不忘初心担使命,立德树人育桃李。35年来,蒲桂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有很多她培养的学生现在也成了教师,有的甚至成了同事。
中方县第一中学的教师曾令耀曾经是蒲桂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两人有同事了很长时间,曾令耀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是第一个向蒲桂荷求教。"28年前认识蒲老师,当了她三年的学生。现在和她又同事了10年的时间,这些年里面,此前不管是作为她的学生,还是作为她的同事,工作上面蒲老师兢兢业业,对整个教育充满了热爱,对学生对同事都很有爱心,经常帮助关爱他们。"曾令耀这样说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蒲桂荷先后荣获省级集体备课二等奖、市级"芙蓉百岗明星"、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蒲桂荷说这些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让自己欣慰的是培养的学生学有所成。当看到一届届的学生走进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看他们事业有成,内心的那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也觉得教师这个职业真的让人变得无怨无悔。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