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中方县考古发掘出国内第二大明代砖窑群
2021-11-30 19:41:31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杨丽群 | 作者:陈攀 杨森          浏览量:30985

中方融媒11月30日讯  近日,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怀化中方县发掘的一处古砖窑址群首次通过新闻媒体向外界公开。经考古发现,位于中方县中方镇顺福村内的砖窑遗址窑址为明代烧制城墙砖的官窑窑址,拥有50余座的规模,是目前全国已发现第二大明代砖窑遗址。

“窑址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它是一个圆形的,类似于我们吃饭的馒头样子,所以我们考古上一般把它俗称为“馒头窑”,我们目前根据它的形态、烟囱的数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烟囱的,一种是三个烟囱的。我身边后面的这个窑啊,它就是一个单烟囱的窑址。”11月30日,在古窑址考古发掘现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负责人奚培坤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窑址群的相关情况。

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正在发掘的窑址叫窑窿坡窑址群,是明朝洪武年间烧造城墙砖的窑址,分布的面积大概有1万平方米。在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对由窑道、窑门、窑床、烟囱等进行细致的清理。在窑床上还留有摆放墙砖时留下的痕迹,烧制时的木炭灰等,生动呈现出了当时制砖匠人们工作时的景象。

据测量,城墙砖普遍长44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重量约20公斤,形制统一。城砖正面刻“辰州府提调官黄载”、“沅州提调官判官庞栋”等及相关司吏姓名;背面刻总甲、小甲、造砖人户、窑匠等工匠姓名,展示了当时严格的追责问责制度。根据现有资料显示,目前已确定窑窿坡窑址群烧造的城砖被荆州城墙所使用。

“窑址靠近舞水河边,便于城墙砖通过水路运输到沅江、经洞庭、长江等流域到达很多城市,在湖北荆州的古城墙发现了我们中方烧制的砖,也就是说,当时这一带实际上是服务了整个长江中游很多城市的建造,而且这些砖它反映了中方明朝时期的一个手工业发展。在发掘的砖上面看到了一些工人刻的姓名,这些姓名里面啊,有一些姓潘的人,我们通过荆坪古村潘氏祠堂的调查啊,也在族谱中找到了这些姓潘的人的名字,也客观地证明了潘氏宗族在当地的一个的时候的活动,对于整个研究中方的历史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奚培坤如此介绍道。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时政
新思想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