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1月12日讯 为加快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构建老年群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免疫屏障,让疫苗多"走路",群众少"跑腿",中方县人民医院开展送"苗"上门服务,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1月11日,中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疗救护团队一行4人跟随急救车,带着药品、设备等,对桐木镇黄家湾、桐木、半界和大松坡4个村的141位慢病老人上门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急诊科护士长肖芬芬介绍,冷藏箱里面放的是北京科兴、北京生物的疫苗,确保疫苗的安全,(急救箱)上层是急救药品,中层是注射器之类的一次性物品,下层是一些抢救设备,穿刺包、复苏囊,还有血压计。
66岁的郭诗群是黄家湾村老湾组村民,听说接种点搬到了家门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来村部接种了疫苗。
每到一个村,医护人员都详细了解老人的既往病史,仔细询问日常服药状况及测量血压,对符合接种条件的老人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细心叮嘱老人接种疫苗后一定要在留观室观察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周时英是半界村边山组村民,今年75岁,因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经过检查评估,医生建议她暂缓接种,对此,周时英表示理解,她说,虽然未能接种,但相信科学,也希望符合条件的老人都能积极参与疫苗接种。
“因为身体原因,我今天不能打疫苗,但还是谢谢医生,我们好多老人都是七八十岁的,不方便到桐木镇上去,你们特意上门来,服务还这么周到,又很有耐心,我们都很感谢你们。”周时英说道。
桐木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刘飞明介绍,由于老年人行动不方便,但接种意愿强烈,再加上临近年关,返乡人员多,老年人抵抗力弱,巩固老年人免疫屏障对社会防疫作用很大,所以邀请到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到村里来接种,现场问诊确定是否符合条件再进行接种。今后还将进一步筛选,开展上门服务,做到“应接尽接”,接种村民有任何不良反应也可以及时跟镇村干部联系。
“首先我们会进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照医院的流程依次测血压、登记、问询老人的基本情况等,整个流程有严格的保证,跟在医院的接种点是一样的。”中方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伍成刚介绍道。据了解,本次接种对象为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且对疫苗没有过敏史,没有明显的发烧、腹泻、急性感染,有慢性病但控制平稳、没有明显禁忌症的老年人,医院严格规范疫苗接种流程,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方县人民医院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相结合,严格按照省、市、县接种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在原有接种点的基础上,成立新冠疫苗流动接种队,同时,建立与辖区各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联动、紧密配合的疫苗接种工作机制,一方面镇村两级干部深入村组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工作,挨家挨户排查登记,精准掌握未接种老人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等,积极宣传讲解疫苗接种的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提高老年人的接种意愿,另一方面,县人民医院通过送"苗"上门及后续跟踪服务等措施,共同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助推全县疫苗接种工作提速增效。
据了解,县人民医院在桐木镇共开展送"苗"上门服务2场次,遍及桐木镇9个村,接种的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达90余岁,接种人数286人,接种率达90%以上。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