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兴东
一年之计在于春,粮食丰产看春耕。眼下,走进希望的田野,耳旁不时响起一阵又一阵的轰隆隆声。耕田机,来回翻地,为育秧播种做准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农村种田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要靠“金扁担”——农业机械、农业科技为“硬核”的农业现代化。
种田挑上“金扁担”,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对湖南而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度变革,让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增收赋能,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一招。
这些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等优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下,我省农机推广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作为农业大省、农机制造业大省,我省无论是农机普及还是专业农机生产制造仍有巨大潜力。就我省农机使用率而言,概括来说平原地区高于山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不少农户手里的农机,干完自己的活,基本上就没事可干;尤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小农户对现代农机具的接受意愿与接受能力较低……加速农机普及,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引导、推动更多农户农业生产全过程使用农业机械,降低农业生产强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培育专业农机合作社,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提高农业机械使用频率,降低农机维护成本、延长农机使用周期,提高农机拥有者的经济效益。
农业机械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前不久发布的《湖南省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更提出,“湖南发力智能农机产业,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丘陵山区专用农机‘智’造中心、全国领先的智能农机研发创新中心。”我省多山区,属丘陵地形地貌,相信这些丘陵山区专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将进一步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等难题,为农业提质增效插上科技翅膀。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爱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