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6月29日讯 6月27日,中方县人民医院通过超声引导,为一名病情危重、穿刺困难的患者,顺利实施中长导管置管术,该项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县人民医院护理工作在静脉治疗领域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内二科鄢爷爷,74岁,是一位右肺Ca并左肾上腺转移、右侧桥臂及脑内多发转移患者,由于鄢爷爷病情危重、营养状况差、进食困难、外周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治疗上又需进行肠外营养、长期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等刺激性药物,对于临床护士来说,为鄢爷爷打针成了头痛的事,对于鄢爷爷来说,打针是极其痛苦的事,即使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也较短,几乎每天要更换,有时一天要换几个,反复的穿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医护人员果断建议患者留置中长导管。经医护人员评估及家属同意后,通过超声引导,顺利为患者施行“中长导管置管术”,置管历时20分钟,过程顺利,患者和家属十分满意。
中长导管置管相比留置针而言:留置时间更长(最长可达一个月)、减少穿刺次数、减少静脉炎及输液外渗的风险;相比PICC而言: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感染率低、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护理简单、价格更低,是临床中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需输入刺激性大、高浓度、高渗透压药物患者、重症患者、肿瘤患者、长期卧床和大手术患者的首选,近几年被临床广泛应用。
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做精护理技术、做美人文关怀,这一技术的开展既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又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实现了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双重满意”。
中方县人民医院是国内“最年轻”的县人民医院,一次次零的突破,象征着县人民医院正在创新发展迈向未来,昂首阔步开启新征程!
责编:周喜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