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7月18日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7月15日至17日,中方县2022年科级干部治理能力暨乡村振兴能力提升班赴长沙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秧田村、湖南党史陈列馆、雷锋纪念馆、湖南师范大学等地开展异地教学。教学活动由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具体组织实施。这次走出去让学员们眼界大为开阔、思维大为拓展,思想火花得到激烈碰撞,创业激情得到充分激发,在与先进地区的对比中也进一步看到了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奋斗方向和攻坚路径。
7月16日,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浏阳市沙市镇东门村,通过参观该村休闲文化体育公园,聆听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辉的精彩党课,学员们切身感受了一个最穷最小后进村到最富最好先进村重生涅槃、华丽蝶变的蜕变经过和创业历程,深刻认识了一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村支书通过持续学习、诚信做人、创新发展、坚持目标,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和全村群众自强不息、脱贫致富的崇高人格和奋斗历史,全面学习了新时代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在名动三湘的“博士村”——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通过参观该村耕读文化馆,熏陶村内各姓氏家风家训,考察“博士巷”,观看博士墙和教授墙,体验村内一应俱全的文体设施、品尝清冽甘甜、开启慧根的古井水,学员们真切领略了“勤耕重读、尚学进取”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人才振兴深度融合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所释放的磅礴洪荒伟力,再次感受了知识的崇高、人才的宝贵、创造的伟大和劳动的光荣。
7月17日,学员们前往湖南党史陈列馆、雷锋纪念馆接受党性教育,回望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岁月,重温革命、建设、改革的红色历史,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受雷锋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助人为乐、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奉献品格,每位学员的灵魂得到了洗礼、心灵得到了荡涤、境界得到了提升、党性得到了增强、修养得到了涵养,催生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矢志奋斗的高度政治自觉和强烈历史担当。省人大农委原主任委员、省农村研究院院长刘宗林教授《关于努力构建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的授课,从“三线”管制、“三系”配套、“三基”提升、“三融”结合、“三改”同步等六个方面,让学员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全貌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找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措施和抓手。
去年来,中方县委党校把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作为党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突破口,从严治校突出政治性,把党校源源不断为党的事业输送信仰坚定、政治可靠、党性坚强、素质全面、能力突出、作风优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的教育培训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从严治教突出激励性,建立健激励约束并举、突出激励为重的制度体系,将党校对优秀干部、优质教师、优良学员的资源聚集效应充分激发出来;从严治学突出严谨性,将党校对学员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工作方法革命性的熔炉锻造功能全面彰显出来。加强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培目标上追求效果,在对象上严格把关、在师资上扩大外请、在课程上突出重点、在方式上注重结合、在教材上力求实用、在任务上强化倒逼、在培训机制上勇于创新,不断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办学水平。此次异地教学,重点围绕党性修养、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人才振兴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与现场教学,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转换了状态、激发了斗志、提升了能力、砥砺了作风,真正接受了一次全面的荡涤式洗礼和革命性锻造,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把本次所学、所思、所悟、所获、所得融会贯通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加快建设“四城两区”新中方贡献青春和智慧。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