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8月12日讯 8月11日,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里,滚滚热浪中飘着稻香。“头季平均亩产为775.8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博士郭夏宇对再生稻头季进行测产验收,结果令人满意。

初秋时节,中方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一片金黄,纤瘦的稻苗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不远处,一台履带式收割机正在轰隆声中加紧作业。
与以往普通稻田里收割机横冲直撞不同,再生稻田里的收割格外小心:收割机驶过,除了不可避免的碾压外,稻田里绝大多数的稻桩仍屹立原地。

这些“残留”稻桩的高度在30厘米左右,可别小看它们,再生稻之所以能再生,关键就在稻桩。“稻桩上有再生密码。”郭博士解释,“头季稻成熟时,稻桩上会有一些腋芽,只要营养到位,腋芽会在原有根系的基础上再次生长、抽穗,大约2个月后再次成熟,可以收割第二季。”

据了解,再生稻作为南方光温资源“两季不够一季有余”地区最经济高效的种植模式,备受农民欢迎。再生稻作为“一种两收”生产模式的品种,具有增产增效、生育期短、米质优、省种、省工、节水等优点,而且对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中方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中稻再生稻生产基地 12个,种植总面积1100亩,主要分布在桐木镇、泸阳镇、新建镇、袁家镇、铜湾镇5个乡镇。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