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中方镇“四心”并重 激活人才引擎
2022-09-02 16:21:30          来源:中方镇 | 编辑:杨丽群 | 作者:向宇珏          浏览量:47253

中方融媒9月2日讯  中方镇青年人才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8月,现有支部党员22人。近年来,中方镇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揽,建强青年人才党支部为支撑,在树导向、搭平台上下功夫,在建机制、创载体上见行动,念好“引”“培”“用”“留”四字真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秉持“求贤若渴”的诚心“引”,千挑万选筛种子

明确“培养青年先锋、助力乡村振兴”的职责定位,从高配备班子力量,从严规范准入要求,支部书记由镇党委书记兼任,2名支委由党建分管领导、机关团支部书记担任,落实工作制度、经费、活动,保障规范化运行。坚持广开才源,细密织网。各村、社区进行全覆盖排查,成立青年人才储备库,将政治过硬、能力过关、群众认可的优秀青年纳入储备进行教育培养,择优筛选3到5名作为“两委”成员“预备队”重点培育,对表现不合格、出现违法违纪的及时清理出库,全镇已有136名青年人才储备入库。坚持严选优进,聚星成火,采取“村社推荐、乡镇挑选、集体研究、择优吸纳”方式,吸纳机关干部、村级后备人才、返乡创业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优秀青年党员进入青年人才党支部,各村择优推荐“高中及以上学历、35岁以下”党员报镇党委,实行村级评审、镇级联审、党委会审“三审”过关,确定最终名单转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由镇党委直接联系培养。鼓励符合入党条件和准入资格的青年向青年人才支部递交入党申请,按程序择优发展。两年来,累计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

瞄准“德才兼备”的靶心“培”,千锤百炼育苗子

坚持“县搭台、镇培育、村实践”,以青年人才党支部为引领,一体推进青年队伍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和实践锻炼,积极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突出政治“铸魂”,以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为总揽,组织青年党员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每月重温入党誓词,结合当前形势,开展政策研学及意识形态授课,适时参谒革命烈士纪念碑、造访国防教育基地。实行“党政领导+党组织书记”成长帮带制度,每名青年人才党员明确1名党政领导、1名党组织书记作为培养联系人,每季度至少谈话1次,引导青年党员树好正确“三观”,增强“政治三力”,进一步强化“强国有我”的责任感、使命感。

突出思想“蓄能”,探索“三个一”学习制度,结合乡镇党校、“三会一课”,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适时列席参加“党委书记讲党课”、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每月至少督查1次自主学习,委派专人查积分、看笔记,评选月度“学习之星”、“进步之星”。每月至少开展1次“清廉学习”,引导青年党员系好第一粒扣子,今年已开展支部主题党日8次,支部书记上党课2堂。

突出实践发力。积极组织发动青年党员参与中心事务,通过常态化岗位练兵、技能赛马、擂台比武,切实提高解决问题、助推发展的能力。为优化村组干部选拔机制,在青年人才支部后备人才中,通过上派下挂、跟班学习等形式,组织青年人才参与乡村中心工作,择优列入村“两委”干部重点培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五个到户”等实践活动,青年人才支部22名党员联系群众166户,今年已收集民情54件,为群众办实事26件。组建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1支、青年党员先锋队30支,深入开展人居环境、疫情防控、住房安全普查等志愿服务,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砺初心、长本领。

践行“荐贤任能”的公心“用”,千方百计搭梯子

采取“边培养、边使用、边提升”方式,适度倾斜政策,畅通晋升渠道,跑出人才孵化“加速度”。实行“四个优先”:发展党员优先从青年人才储备库中推荐,促进农村党员结构优化;“两委”换届、人员调整时,优先推荐青年人才党员,实现后备队伍递进转化。换届以来从支部党员中推荐2人到村任职,共24名青年后备干部按程序“转正”;推荐提拔干部、选聘乡镇副职、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职级晋升等,优先考虑青年人才党员。两年来,从青年人才支部党员中推荐提拔乡镇正职1名,副职2名,职级晋升5人。交流担任县直机关正职1名,副职1名。向市直机关输送高学历青年干部1名;驱动资金和技术“双引擎”,优先扶助青年党员“创客”,推动“青年党员变产业能手,产业能手变青年党员”的双向转化。今年协调开展各类培训9场245人次,为14名青年党员联系资金支持,吸引26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用一贤则群贤毕至”的链式反应日益凸显。

落实“无微不至”的关心“留”,千呵万护扎根子

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服务政策,真心实意尊才、惜才、留才。政治上高看。让年轻人才挑重担,行远路,“六办”负责人中有4名为“95”后青年人才,下派9名大学生村官担任驻村工作队员,选任2名“00”后担任村居委员。健全人才包容机制,对新进青年干部明确专人帮带,设30天“护苗期”。对申请离职的青年“两委”,设置15天“冷静期”,落实联村领导、组织委员、党委书记“谈心疏导”制度,剖因溯源,分类帮扶,尽力挽留每一名“人才”。待遇上高标。为青年人才支部中的机关党员提供单人公寓、餐饮补助、节日福利等,切实增强归属感和获得感。活动上高频。常态化开展体育竞技、交友联谊、公益互助等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凝聚力。今年来,组织青年党员参加慢跑活动1场,交友联谊活动2场,“清廉乡村”抢答赛1次,公益献血活动1次,最大限度厚植让青年人才安心基层,担当创业的优渥土壤。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镇

时政
新思想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