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践行党员初心 坚守医者仁心 ——记中方县中方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丹丹
2022-09-23 09:53:07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袁敏 | 作者:肖文晋 陈攀          浏览量:60902

中方融媒9月23日讯 “老人家,现在觉得好点了没有。”9月20日,中方县中方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丹丹像往常一样来到病房里耐心询问起病患近况。说起杨丹丹,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的领导说:“杨丹丹是个好同志啊,认真、负责。”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说:“杨院长啊,业务能力很好的,不怕辛苦,不怕累。”病患说起她:“杨医生啊,人可和气了,又温柔,又有耐心。”

可杨丹丹是这么说自己的:“要对得起自己的白大褂,对得起自己党员的身份。”

践行党员初心

“叮铃铃……叮铃铃!”2020年1月25日,正是大年初一,才值完夜班,正要换下工作服准备下班的新路河镇卫生院副院长杨丹丹接到了镇书记打来的电话,立马又全副武装出发去新路河镇字溪村排查一名途经武汉的发热患者。

从2020年1月22日,新冠肺炎的疫情警报第一次被拉响,杨丹丹和同事们连续奋战72小时,累了就相互轮换着在值班室眯一会,连年夜饭都是在医院随便应付了几口。因为是突发的疫情,即便是乡镇卫生院的晚上,连夜就诊的患者也没有中断过。

终于,这场战役在诸多逆行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多地的新冠疫情时有反复,为最大力度的保障全县人民的健康安全并正常开展日常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派驻定岗医务人员定责驻守隔离点,常态化精准开展防控工作。

众所周知,隔离点,接触的隔离的对象都是新冠发病的风险区域回来的人员,甚至是境外回来的人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新冠。在这种情况下,杨丹丹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没有任何迟疑:“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候我不去,还怎么要求别人。”她立即交接好手头的工作,收拾好行囊,第二天便赶到了隔离点报道,用最快的时间通过了专业培训,并在隔离点上一待就是8个月。

当记者问起在隔离点工作期间遇见的困难,杨丹丹说:“别的都还好,就是每天跟孩子视频的时候老是想哭。4岁的妹妹每天都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6岁的哥哥刚好上了1年级,他就会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在消灭新冠病毒,把它全部打败了,你才能回家?’”说起那些日子,杨丹丹还是红了眼圈:“就是想孩子。”

坚守医者仁心

当疫情逐步趋于稳定后,中方镇中心卫生院的内儿科(基层卫生院内科与儿科的综合科室)又成为33岁年轻党员杨丹丹的新战场,她在这个战场上帮助她的病患们战胜病魔,恢复健康。对生活失去信心的老人,杨丹丹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的终生伴随状态,耐心地为他们解释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等老年性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日常注意事项;对胆小内向的留守儿童,杨丹丹激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勇敢地与身边的人交流,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杨丹丹真诚地用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时,收获的也是村民们最淳朴的感谢。其中接诊过的一位86岁的高龄老人让杨丹丹记忆深刻,老人是桐木镇黄家湾村人,身患冠心病、高血压病、肺气肿、慢性肾功能不全、痛风、糖尿病、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常年的病痛让老人性子也变得执拗,第一次来中方镇中心卫生院就诊是因为胸痛、心悸、气促不适,杨丹丹是他的主管医生,老人见是年轻的女医生接诊,立马表示出很不信任的态度,而且不配合治疗。杨丹丹微笑着一次又一次地去跟老人沟通,详细讲解他的病情,耐心嘱咐老人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告诉老人通过治疗,疾病得到控制,生活也是可以很美好的,但前提是要先配合医生的治疗。

于是,老人半信半疑地说:“我给你3天时间给我治疗,如果没有效果,我就转院,你可千万不能耽误我的病情。”结果,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老人一看到杨丹丹,脸上便笑开了花,高兴地对着她竖着大拇指说:“杨医生你是真的有点本事,我今天好很多了,前些天因为胸口痛,晚上都睡不着,昨天晚上竟然能睡着了,今天就感觉好了很多,你真厉害,以后我的病就只找你看了!”之后老人出院回家了,有哪里不舒服了就会给杨丹丹打电话,心脏病的发作大多是晚上,所以不管是晚上还是凌晨,接到老人的咨询电话,杨丹丹都是不厌其烦地给老人作出专业的指导和建议。现在老人已经过了87岁生日了,身体硬朗。

未来还会有困难,也会有艰难险阻,面对党和人民交予的重担,杨丹丹抱着敢于担当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力,去为祖国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她说:“我们不是军人,但我们是穿着白大褂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依然能切实做到国家若有召,召必来,来必战,战必胜!!!”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