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11月3日讯 “您好,沿着312省道行驶3个小时,就能看到我们美丽的瑶乡,我在这边等您。”从中方县城出发到蒿吉坪瑶族乡吉都堂村,笔者见到了此行的主人翁——杨苇芬,市县两级人大代表、中方县蒿吉坪瑶族乡吉都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苇芬201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大学毕业后在四川绵阳一所学校任特岗教师。2021年,怀揣着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的想法,杨苇芬主动放弃了城里生活,回到瑶乡任“村官”,带领村民走上发展产业经济、扮靓美丽瑶乡的美好道路,不断唱出瑶山上最美妙的“歌儿”。
谱写乡村振兴的雄歌
“去年我家的青钱柳茶叶收入达3万元。”村民李任桂高兴地说,杨苇芬十分重视乡村振兴工作,把村集体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和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几年,她带领群众利用“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种植青钱柳 1500余亩,发展金银花种植50余亩,生猪、跑山羊养殖300余头。从2021年数据统计中发现,全村青钱柳总收入高达24万余元,生猪、山羊以及其他养殖收入共计30万余元。她主动对接中方县的三大特色产业,将2022年的产业开发重点放在中药材项目上。一次,她偶然听说铜湾镇梅树村的紫珠产业发展得很好,便亲自跑到梅树村紫珠种植现场观摩。然后了解到这种药材在吉都堂村也有野生,非常适合在此发展,她通过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引导群众种植广东紫珠50亩,吉都堂村的产业发展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聆听人居环境整治的高歌
走进村里,我们可以看到整洁干净的院落,整齐划一的竹篱笆。杨苇芬对我们说:“村庄人居环境的整治好坏直接关乎村民生活的质量、满意度和幸福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制定了《吉都堂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根据不同季节,扎实开展“六无一全”“十治”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按院落有序召开屋场会进行专题宣讲,提高村民的知晓度;每季度开展“最美团寨”、“最美院落”、“清洁卫生户”的活动评比,对家庭院落整治得好的户发放铁桶、脸盆等生活用品,激发出家家户户打扫卫生争先评优的主动性和荣誉感,焕发起村民爱小家护村庄的主人翁意识。开展“筑篱”行动,拨出专项资金1万元采购竹篱笆,在村庄的中心基本农田和主干道旁扎篱笆墙500米,并在篱笆墙上铭刻民族团结宣传语;为了让村民将鸡鸭圈养起来,杨苇芬自己出资购买雨布200匹,让村民将裸露的柴堆遮盖起来,进一步美化亮化了环境。此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集中整治,共清理成堆垃圾30㎡、拆除废弃房屋30余栋、清理牛皮癣220余处,彻底解决了影响该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村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极大提升。
唱响为民办实事的赞歌
作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杨苇芬的联系号码在村院落中随处可见,她经常通过走访和公开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今年省市人大常委会就县乡民生实事票决工作到中方县征示意见,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的每一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做到家家户户敲门询问,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第一时间将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带到了百姓身边。吉都堂村管控期间,村内无一人从外返回,未发生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力的稳住了辖区疫情防控局势。同时,针对乡村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杨苇芬自己学会核酸检测取样,帮助村民完成采样工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