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4日和2月5日将分别迎来立春节气和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两个节令紧相连,可谓喜上加喜。据了解,这种有趣的巧合,在21世纪这100年中仅有6次。
2月4日,立春,此时大地开始解冻,蛰虫逐渐苏醒,万物复苏的春天即将到来;2月5日,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特别的日子今年为何会紧相连?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公历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一个回归年的运动周期来制定的历法;农历是根据月相朔望变化同时又兼顾回归年制定的历法,是我国的传统历法。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圭表测影观察太阳周年运动逐渐形成确定的。因遵循回归年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上的日期有相对固定的范围。
立春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在每年的2月3日、4日或5日,而元宵节在公历中的日期却并不固定,就21世纪这100年而言,它会出现在公历2月4日至3月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今年,大寒与正月初一相差2天,大寒与立春之间相差约15天,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15天,于是就出现立春与元宵紧相连的情况。”杨婧说。
据统计,21世纪这100年中,立春和元宵紧相连共有6次,为2004年、2023年、2042年、2061年、2080年和2099年。
立春与元宵同在一天的情况有吗?“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本世纪这100年里没有这种情况出现,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1966年,那一年的立春和元宵同在公历2月4日。”杨婧说。
立春这天,我国民间一项重要习俗就是“咬春”,北方吃春饼,南方吃春卷;元宵节这天,北方普遍食用摇制方法制作的元宵,南方则常食用包制方法制作的汤圆。
“今天吃春饼,明天吃元宵,正是由于我国传统历法的巧合,才让我们拥有了这种奇妙的体验。在品尝美食中,既加深了对传统节令文化的理解,也掌握了天文历法的相关常识。”杨婧说。
责编:李爱华
来源:新华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