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4月28日讯 “前后间距5寸,左右间距7寸,每株秧2根秧苗……”4月26日,在中方县铜湾镇堆子村“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基地里,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邓传友、向泽华及植保植检站站长杨付前与村民们一起下田,测量样板田的插秧间隔,要求大家严格保持秧苗的移栽密度。
据悉,该示范基地的180亩再生稻稻田是省里挂牌督办的再生稻示范田,去年亩产达到了900公斤,今年的目标是1000公斤。正值春耕插秧的关键时节,中方县农业农村部门安排专家下乡支援,力争为下半年的高产丰收开个好头。
为保证达到亩产1000公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科学种植,种子选择、播种移栽时间、施肥、杀虫除草等都必须严谨,其中插秧是重要一环。再生稻示范片区的核心示范区主要以人工插秧为主,采用开沟分厢移栽,以保证大田基本苗。插秧的秧龄,栽植密度等都有精确标准,这些都是实现高产丰产非常重要的前提。
后期,在再生稻生长的各个关键时期,县农业农村局还会派出技术小组,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印发技术资料等方式,根据农时对示范片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确保再生稻“健康成长”,实现预期目标。
中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向泽华说:“通过‘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我县再生稻的生产规模,促进了粮食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县粮食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携带发展,保障了我县的粮食安全。”
据了解,2022年,中方县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再生稻生产基地 12个,种植总面积1050亩,主要分布在桐木镇、泸阳镇、新建镇、袁家镇、铜湾镇。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