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7月24日讯 7月22日,在中方县蒿吉坪瑶族乡助溪村高山艾草基地,村民们抢抓农时,忙着收割、晾晒、打捆,一派忙碌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艾草耐干旱,种植投资小,后续管理简单,一年可以收割2次,每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目前助溪村已盘活村内撂荒地50余亩,用于艾草种植,而艾草也早就变成群众心中的‘金叶子’。”助溪村党支部书记蒲声龙介绍。
近年来,助溪村将党建深度融合在产业振兴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深化“支部+合作社”“支部+企业”的发展模式,发挥支部党员“先锋队”的作用,坚持党员带群众,将党员联户与产业振兴有效结合。
“这次能顺利运走4吨的艾草,多亏了我们村的老党员帮忙。”助溪村党支部书记蒲声龙说道。原来,在7月14日,村民正准备将晾晒好的第一批艾草运往收购商时,受天气影响,还有几吨艾草没来得及搬运,支部书记犯了难。得知这一消息后,村里的老党员们纷纷主动前往艾草基地帮忙搬运艾草。“大家辛苦这么久,从选种、种植到收割晾晒经历了半年时间,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哪里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艾草被淋湿,我们不图什么,就想给村里的产业发展尽一份力。”老党员杨楚银说道。
助溪村山陡地势高,村庄位置分散,适合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整合集中资源发展产业。今年年初,助溪村党支部提出:“要打造村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为了尽快确定产业发展项目,助溪村村“两委”组织村“两委”干部、工作队、年轻党员到泸阳镇艾草基地考察学习,了解到艾草属于粗放式管理的经济作物,用途多、销量广,适合在旱地且海拔高的地方种植,药效会更好。回村以后,助溪村通过“四议两公开”会议,最终确定试种高山艾草产业。
“7月中旬我们把艾草送到收购商的时候,那位老板手上捏着我们村的高山艾草,直夸我们村艾草品质高,含绒量多,最后按照比市场价多300元/吨的价格收购了我们村的艾草,这也为我们之后扩大规模增强了信心。”助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谢华说道。
结束完第一批艾草售卖后,助溪村村部召开了一次经验总结会,邀请了在村党员和种养大户等,分析试点种植过程中的不足。下半年,助溪村将继续坚持规划现行,以“党建+产业”的发展思路,创新“高山艾草+青钱柳”套种的模式,实现由过去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向多元化特色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发挥家庭农场作用,突出农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村民共享产业振兴红利。
责编:谭莹莹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