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11月21日讯 在中方乡村,村宴是人人都会参与的聚会,也是一种近在咫尺的乡情。置办好一场好的村宴,将浓浓乡情浓缩于美食之中,让乡亲们在这短暂的聚会中倾诉乡情、品尝美食、感悟变迁,更是考验村宴厨师的标准。
新路河镇大竹村的90后小伙蒲红成是为数不多掌勺村宴的年轻人,自从烹饪学校学习回来,他将村宴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虽然从业时间不长,但以他为主厨的村宴在中方县东半县却深受大家的追捧。
村宴时间紧、任务重,要在两天的时间内烹饪数十道以上的菜品,对主厨师傅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接到主家电话确定宴席时间及菜品后,蒲红成往往会提前一天购买好食材,着手准备工作。
“我发现,村宴是村里群众聚会交流的重要场所,为做好每一次的宴席,我都会精心准备,在精品挑选、食材烹饪等方面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蒲红成这样说。
江南乡村的集群院落,每次在宴席、聚会等重大活动中,它凝聚力的优点就会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选菜、洗菜、切菜等繁琐的杂活都会有热心的乡邻前来帮忙,大家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村宴菜品制作工序繁多、流程考究。每一道步骤蒲红成都铭记在心,每一分分量都得心应手,油、盐、酱、醋、料等调配全凭手感和眼观,在烹饪过程中,煎、炒、煮、焖、烩、蒸等烹调方法轮番上阵。
蒲红成介绍,就梅菜扣肉来说,所需要的工序就有12道之多,选取上好的五花肉经过焯水、去油、油炸、切片、上料、摆盆等步骤,梅菜要经过细火炒制,均匀地撒在五花肉上面,再用大火蒸透至香酥软糯。
柴火灶、大铁锅,极大地锁住了食材原汁原味的口感,用传统方式烹饪的美味最受乡亲们的喜爱。 当乡亲们从四面八方围坐在一起,距离开餐时间越来越近。快速地将35座、每座12道菜品上桌,主厨需要调度好每一个环节。
随着一阵阵香气飘过,菜上齐了,大家挥动筷子,品尝那一份最朴实无华的美味,乡情在这推杯换盏间越来越浓。“我只打个电话,告诉他有多少桌就可以了,菜的味道搞得好,非常满意。”新路河镇合兴村村民蒲怀胡对蒲红成主厨的村宴非常满意。
对蒲红成而言,他烹饪的不仅仅是一桌美味,更是大家对下一次团聚的期待。每一次宴席,家人团聚、乡亲相会、互诉近况,才是村宴上更浓郁的一道美味,也是难以忘却的乡愁。
责编:谭莹莹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