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11月22日讯 “今年在县、乡人大的宣传引导下,我们村试种了30多亩罗汉果,其中我个人种植5亩,村集体25亩,因为第一年种植,掌握的技术还不成熟,种出的罗汉果产量还不高,根据今年的收购价格,每亩净收入将在2000余元,村集体可增收五万元,感觉试种还是比较成功的。”中方县人大代表、新建村黄金村党支部书记杨杰华说。
2023年,中方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的理念,推行人大工作监督与推动产业发展同步发力。在深入开展产业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发展罗汉果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县中药材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汲取民众“建议”。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县经济发展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和深深植根于人民的优势,动员广大人大代表积极主动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在人代会议和闭会期间,我多次提出要拓展产业发展路径,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的建议,得到了县里的高度重视”,县人大代表、桐木镇大松坡村党支部书记唐克勇说道。经代表深入走访调研,近两年全县人大代表提出产业发展类的建议 8条,针对产业发展方面的高质量建议,常委会高度关注,全力推动,不仅将该类建议列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还作为常委会“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2023年初,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将代表提出发展罗汉果产业的建议作为全县中药材产业的拓展产业来推动,实行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外出考察“取经”。“产业好不好,土壤、气候、环境适不适宜,要去外地看看别人的基地现状,听听种植户的现身说法”,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必忠在一次主任会议上说道。为增强人大代表和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2月24日,县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县、乡人大代表30余人,以“走出去,学进来”的方式,赴辰溪县修溪镇实地考察罗汉果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与当地党委政府就罗汉果种植条件、发展模式、管理技术及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桐木镇、花桥镇、新建镇、铜鼎镇、铁坡镇、蒿吉坪瑶族乡等乡镇人大又分别组织当地人大代表和群众180余人,再次赴修溪镇开阔眼界转换思维,进一步学习罗汉果种植技术,为引进罗汉果中药材产业打下了基础。
注重宣传“引导”。罗汉果虽然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产业,但在中方县内属首次成规模种植,缺乏成熟的经验技术,该产业能否被基层接受,群众是否信任,这是县人大常委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从3月开始,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机关干部利用下基层调研的机会,深入到村组及群众中,一方面宣传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一方面深刻分析了罗汉果产业的优势特点及发展前景。各乡镇人大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发放《罗汉果种植》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花桥镇人大还邀请农业农村局专家授课,蒿吉坪瑶族乡人大邀请致富能手现身说法,通俗易懂的讲解罗汉果产业的特性、效益和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发展罗汉果产业的认可程度。
代表带头“试点”。通过前期考察和宣传,广大群众对发展产业的愿意大幅增强,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能否成功的思想顾忌。由于罗汉果生长期限有一定的要求,错过了栽苗的最佳期,就会直接影响当年收成。谁来先行先试,这是推动产业发展起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县人大常委会在推动过程中思索最多的一个问题。“我作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以前也种植过其他产业,在发展产业方面有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带头践行发展产业的义务和责任,先种植10亩试试”,镇人大代表、花桥镇三冲口村支部书记胡跃在座谈会上说道。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从人大代表入手,充分利用代表小组活动平台,组织代表深入开展履职活动,引导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产业项目建设,带头发挥参与、推动、示范作用,充当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宣传员”。2023年,全县共有127名县、乡人大代表,试种植罗汉果760余亩,收益达380万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牵线搭桥“联企”。“种出来的果子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卖过好价钱”,绝大部分农户对此产生担忧。县人大常委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带头与相关部门人员跑桂林、长沙等地,积极联系对接企业,动员各村及群众采取“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力争把产业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多方联系,反复协商,今年3月份,成功引进了湖南华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县发展罗汉果产业的合作企业,及时督促各试点村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监督公司落实统一供苗、技术服务等职责,并严格实行“保底保价收购”和“随涨即涨”两项保障措施,确保产品有销路,收入有保障,有效“打消”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全程跟踪“服务”。“公司在技术指导方面大多通过手机交流,但对于我们初种者来说,有很多现实问题通过微信交流难以得到解决,希望公司多派技术员到基地面对面的指导”,花桥镇槐子坪村驻村工作队反映。得知类似情况后,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与公司对接,统筹职能部门参与协调,积极把问题化解在初始阶段。县人大常委会还利用乡镇人大工作现场推进会时机,多次组织机关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人大主席到桐木镇大松坡村、花桥镇三冲口村罗汉果基地察看种植情况,现场破解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自罗汉果产业引进落地后,无论是整地、架棚、栽苗、施肥、浇水、剪枝、授粉环节,还是挂果、采摘、收购阶段,县、乡两级人大都积极行动,全程参与,全力做好跟踪监督和支持服务工作,为罗汉果产业顺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2023年全县试点种植罗汉果1200余亩,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22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县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群众持续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谭莹莹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习言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