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湖南中方:对村巡察“直面”村民 提升群众获得感
2024-03-05 17:30:04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 编辑:杨丽群 |          浏览量:4300

“这才是‘高标准’农田,新修防护墙既能避免耕地水土流失,又能保证下游水库水质,大伙种粮没了后顾之忧,感谢县委巡察组为我们农民群众发声。”“多亏了你们督促电力公司为我们更换了变压器,去年天旱的时候抽水机派上了大用场,我们芭蕉溪村稻田用水得到了保障,粮食才能丰收。”一个个老百姓“愁眉”变“笑颜”的生动场景历历在目,湖南省中方县委巡察“利剑出鞘”,“急难愁盼”迎刃而解。

一直以来,中方县始终坚持“一切围绕老百姓,一切为了老百姓”,将解决问题作为发现问题的落脚点,直面群众“所盼”“所缺”“所得”,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推动对村巡察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在巡察聚焦上更加注重群众急难事

中方县在贯彻落实农村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上发力。编制了《巡村工作指南》,对中央、省、市、县87项惠民惠农政策分门别类,作为对村巡察对标对表政策落实的指导。本届县委换届以来,已完成76个村(社区)巡察,共发现村干部履职尽责不力、廉洁用权不够、服务群众不实等问题线索24个,形成了有力震慑。

在促进发展上发力。对村巡察既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体检,也对“乡村振兴”进行把脉会诊,为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下药”“开方”。在2023年进行的两轮对村(社区)巡察中,形成行业领域性问题巡察建议书3份,村(社区)共性问题专题报告2篇,其中有关“农村三资”方面的专题报告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助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资”专项治理。

在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发力。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对村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于群众诉求坚持“三个一”受理方式,即一天内上门了解核实,一周内形成组内意见并完成交办,一月内推动问题彻底解决。巡察过的乡(镇)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如花桥镇,巡察过后一年半内,信访举报从原来的21件下降至3件,下降了86%。

在工作方法上更加提高群众参与度

针对当前农村“空心化、空巢化”现象突出,常住人口以妇女儿童及老人居多,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信息较为闭塞等问题,巡察组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新”带“旧”,提升群众知晓度。

积极拓展创新宣传渠道,结合传统宣传方式,通过“一份公告”“一叠传单”“一张问卷”“一遍广播”“一则短讯”“一条推送”“一个微信”“一次座谈”,让群众全方位熟悉巡察工作与巡察政策,切实做到各村各院家喻户晓。

以“访”带“查”,提升群众参与度。在巡村时,80%的时间都用在了入户走访上,根据农村村民白天在外务农的实际,通过“夜访农家”,切实做到“一必到”“两必看”“三必访”,让群众感受到巡察组就在身边,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3年对45个村(社区)开展巡察,共走访562人次,收到群众来信来电来访34人次,反映村支两委干部相关问题21件。

在问题整改上更加突出群众获得感

对村巡察效果怎么样,群众说了算。建立群众参与的整改监督机制。制定了对村巡察《关于规范巡察村(社区)期间立行立改工作的规定》,完善了对村巡察“立行立改流程图”,探索建立了“群众”参与监督的整改监督体系,从被巡察单位中抽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老干部等组成群众监督小组,重点监督巡察问题整改进度、整改质量等工作,整改完没完成,群众自己说了算,群众不满意整改不销号。

构建快捷解决问题反映机制。坚持“边巡边移”“边巡边查”“边巡边改”,以“短平快”的方式倒逼基层党组织在巡察期间解决一批干部作风、群众反映强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善部门联动联改机制。从坚持与“行业部门”“联巡”到推动“联改”,对一些镇村两级自身难以整改的问题,坚持“部门参与、部门发现、部门整改”,巡察监督合力不断加强。

县委换届以来开展的76个村(社区)巡察中,移交立行立改问题39个,移交问题线索21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51个,挽回经济损失140余万元,收到群众赠送锦旗1面,整改成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有收获。(杨理治 蒲书琴)

责编:杨丽群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时政
新思想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