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2月25日讯 “生态美、乡村兴、百姓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大有可为。”2月24日,在中方镇炉亭坳村山丹丹生态农庄的果蔬采摘园,中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方镇党委书记吕轶雄带领农技人员与“庄主”潘海生及周边农户一起劳作,一边指导春耕生产,一边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田间地头的老百姓送来了新春的第一份“政策礼包”。
心系三农暖民心,不负时光不负春。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2月23日,中方镇结合当前春耕生产实际,由镇党委书记吕轶雄带头领学“新春第一课”,主动将“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进行“田间学习”、“地头授课”,镇、村两级全体党员干部发扬“三牛”精神,脚踏实地深入到春耕生产第一线,与老百姓同劳动、讲政策、拉家常、解难题,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温暖。同时,协调县、镇两级20多名农业技术骨干,组建春季农业科技服务队,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技术指导,一边服务春耕生产、一边宣讲文件精神。
2月24日,在中方镇站坪村,村里的“村村响”广播中循环播放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每天我们都会播放,让中央一号文件内容深入人心。”站坪村党总支书记潘存荣说。
当天,潘存荣又来到村里的酥脆枣种植基地,见几名村民正在除草松土,他便蹲在枣树下,“面对面”向正在劳动的村民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宣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方面的内容。
“今天听书记这样一讲,我明白了很多,乡村振兴暖了咱农民的心呀!党的政策好,咱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想头有盼头。”村民张道明信心十足地说。
潘存荣介绍说,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站坪村通过发展酥脆枣产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吸纳村民参与,每年枣园总产值可达200万元,每年可产生劳务收入50万元,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充实,生活越来越富裕。
一边宣讲一号文件精神,一边服务春耕生产。据了解,连日来,中方镇共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300多人次奔走在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春耕生产人力、资金、肥料等各类问题200多个。
责编:杨丽群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