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融媒3月21日讯 3月20日,在中方县新建镇黄金村至新建村团结水渠提质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多名工人正紧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水渠修建,挖坑、运砖头、浇灌水泥……大家干劲十足,现场十分热闹。
“现在我们修的这个团结渠总长有5000多米,导洪管有500多米在新建。从去年年底开始动工,半个月以后就可以完工了,能确保老百姓春耕不受影响。”黄金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杰华介绍,“水渠修好以后,新建村、黑禾田村、牛眠口村、康龙村4个村受益,大概有5000亩良田可以实现灌溉到位。”
据悉,团结水渠维修是“2023年中方县新建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的一部分,该段投资110万元,建设周期5个月。
为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新建镇创新以“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简单来说,“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新建镇充分组织本地村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建设,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截至目前,全镇以工代赈项目总体进度超70%,带动群众务工115人,发放劳务报酬75万余元。
“这个项目好。”谈起在镇里以工代赈项目上的工作,村民杨学荣算了算账,“有本事做技工的有240元一天,像我们做普工的也有170元一天,一个月下来也有5000元。”
据了解,该镇纪委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工作,通过不定期电话访谈务工群众,了解劳动报酬是否如实发放、如期发放,同时,督促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利等职能部门加强对项目监管和指导,以清风正民风,确保惠民政策“赈”到实处。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